中山急诊与灾难医学专科联盟系列学术沙龙召开
近日,2021感染患者早期识别与管理之急诊MDT及急诊实验室建设论坛落下帷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詹红、熊艳教授的主持下,此次会议将中山一院急诊科作为主会场,中山急诊专科联盟单位包括惠州、湛江、深圳、韶关、惠亚、中山等各设分会场,邀请了日本和中国的著名急诊专家在线上围绕脓毒症患者早期识别与管理、急诊MDT协作、抗感染治疗的分层策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人员通过云平台在主会场和分会场进行互动交流。
会上,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急诊和重症监护医学部主席Nakada教授分享了《IL-6在急诊和重症监护科的临床运用》课题。他从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布局、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以及研究实验室出发,描绘了“医、学、研”三位一体的未来急诊科发展和建设方向。Nakada教授详细介绍了已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转变为器官功能障碍的脓毒症3.0定义的变迁,IL-6在感染及创伤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及IL-6在这些过程中的更短的达峰时间和更长的半衰期,使它比其他细胞因子更适合于在临床中运用。此外,Nakada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的临床实践和发表在各大权威期刊的研究成果,揭示了IL-6预测脓毒症不良结局、脑脊液IL-6预测细菌性脑膜炎的神经系统预后、起始治疗的IL-6水平预测创伤严重程度、IL-6预测急性肾损伤严重程度、IL-6早期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综合研究成果,全面而又有力的证明了IL-6是可以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且适用于临床运用的标志物,为大家传递了来自日本的宝贵经验。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急重症部部长陈旭岩教授分享了《如何践行急诊抗感染治疗的分层策略》一题。陈旭岩教授从急诊学科的特点与临床管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抗感染治疗分层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急诊抗感染治疗分层策略。她通过生动解读《PCT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运用专家共识》、《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感染的急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个最新共识,深入浅出的将PCT在感染分层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展现给参会人员。此外,陈旭岩教授作了2个病例分享,用丰富的临床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抗感染分层诊治对临床实践的重要价值。她在总结时提出“分层,分层,再分层”的口号,进一步强化了分层策略在抗感染诊治中的基石地位。
詹红教授对会议内容作了详细点评和讨论,她指出,新冠病毒的出现导致急诊科面对的疾病类型更加多样化、患者情况更为复杂化,尤其是面对大量的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快速准确的识别、分流与管理一直是困扰众多急诊科医生的难题。此次学术会议日本和北京的二位专家分享了当地的宝贵经验,让大家深受启发。
(急诊科)